1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proc的功能是:取出长整型变量s中偶数位上的数 ,依次构成一个新数放在t中 。例如 ,当s中的数为123456789时 ,t中的数为2468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1)错误:void proc(long s,long t)
正确:void proc(long s,long *t)
(2)错误:while (s<0)
正确:while (s>0)
【解析】从主函数中实参可知 ,形参的第二个变量是长整型的指针变量 。
因此“void proc(long s ,long t) ”应改为“void proc(long s ,long *t) ”;
要从低位开始取出长整型变量s中偶数位上的数 ,每次变量S要除以100 ,
然后判断其是否大于0来决定是否要继续 ,因此“while(s>0)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2 、给定程序中,函数proc()的功能是:使数组中的元素的值缩小5倍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 ****found****
void proc(double m[])
{
int i;
for (i=0; i<10;i++)
{
// ****found****
m[i]=m[i]/5;
}
}
int main()
{
int i;
double m[10];
printf("before calling\n");
for (i=0;i<10;i++)
{
m[i]=i+20;
printf("%lf ",m[i]);
}
proc(m);
printf("\nafter calling\n");
for(i=0; i<10; i++)
printf("%lf ",m[i]);
printf("\n");
return 0;
}
(1)错误:int proc(int m[])
正确:void proc(int m[])
(2)错误:m[i]=m[i]%5;
正确:m[i]=m[i]/5;
【解析】由主函数中的函数调用可知 ,函数proc()没有返回值 。
因此“int proc(int m[]) ”应改为“void proc(int m[]) ” 。题目中
要求使数组中元素的值缩小到1/5 ,而不是对5取余 。因此 ,
“m[i]=m[i]%5; ”应改为“m[i]=m[i]/5; ”。
参考答案及解析
3 、下列给定程序中 ,函数proc()的功能是根据整型形参n ,计算如下公式的值:
Y=1-1/(2*2)+1/(3*3)-1/(4*4)+…+(-1)(n+1)/(n*n)
例如 ,n的值为10 ,则应输出0.817962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到正确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 <stdio.h>
double proc(int n)
{
double y=1.0;
// ****found****
int i,j;
for (i=2;i<=n;i++)
{
j=-j;
// ****found****
y+=j/(i*i);
}
return (y);
}
int main()
{
printf("The result is %lf\n",proc(10));
return 0;
}
(1)错误:int i,j
正确:int i,j=1
(2)错误:y+=j/(i*i)
正确:y+=1.0*j/(i*i)
【解析】变量j用于正负号切换 ,需要赋初值1 ,因此“int i,j ”应改为
"int i,j=1 ” 。C语言中整数除以整数结果为整数,即j/(i*i)的结果为0 ,
因此“y+=j/(i*i) ”应改为“y+=1.0*j/(i*i) ”
参考答案及解析
4 、给定程序中 ,函数fun()的功能是判断整数n是否是 ”完数” 。当一个数的因子之和恰好等于这个数本身时,就称这个数为“完数 ” 。例如:6的因子包括1 、2 、3 ,而6=1+2+3 ,所以6是完数 。如果是完数 ,函数返回值为1 ,否则函数返回值为0 。数组a中存放的是找到的因子 ,变量k中存放的是因子的个数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到正确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int fun(int n,int a[],int *k)
{
int m=0,i,t;
t=n;
for (i=1;i<n;i++)
if (n%i==0)
{ a[m++]=i; t=t-i;}
// ****found****
*k=m;
// ****found****
if (t==0)
return 1;
else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n,a[50],flag,i,k;
scanf("%d",&n);
flag=fun(n,a,&k);
if (flag==1)
{
printf("%d 是完数 ,其因子为:",n);
for (i=0;i<k;i++)
printf("%d ",a[i]);
printf("\n");
}
else
printf("%d 不是完数 。\n",n);
return 0;
}
(1)错误:k=m
正确:*k=m
(2)错误:if (t=0)
正确:if (t==0)
【解析】fun函数中通过指针间接访问的方式向主函数中返回整数n的因子个数 ,因此“k=m ”应修改为“*k=m” 。当t等于0时 ,返回值1 ,因此“if (t=0) ”应
该修改为“if (t==0)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5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proc()的功能是:从字符串str中 ,删除所有大写字母’F’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到正确结果。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void proc(char *str)
{
int i,j;
// ****found****
for (i=j=0;str[i]!=0; i++)
if (str[i]!=F)
// ****found****
str[j]=str[i];
str[j]=\0;
}
int main()
{
char str[80];
printf("\Enter a string:");
gets(str);
printf("The original string:");
puts(str);
proc(str);
printf("The string after deleted:");
puts(str);
printf("\n");
return 0;
}
(1)错误:for (i=j=0;str[i]!=0; i++)
正确:for (i=j=0;str[i]!=\0; i++)
(2)错误:str[j]=str[i];
正确:str[j++]=str[i];
【解析】根据题目中的要求 ,从字符串str中删除所有大写字母’F’ ,需要检查字
符串str中的每一个字符 ,直到字符串结束 ,因此 ,“str[i]!=’0’ ”应改为
“str[i]!=’\0’ ”;将每一个不是’F’的字符放入原来的字符串中 ,形成新的字符
串 ,因此 ,“str[j]=str[i]; ”应改为“str[j++]=str[i];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6 、下列给定的程序中 ,函数proc()的功能是:用选择法对数组中的m个元素按从小到大的顺序进行排序。
例如 ,排序前的数据为:11 32 -52 14 ,则排序后的数据为:-52 11 14 32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使它能得到正确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define M 20
void proc(int a[],int n)
{
int i,j,k,t;
for (j=0;j<n;j++)
{
k=j;
// ****found****
for (i=0; i<n;i++)
// ****found****
if (a[i]>a[k])
k=i;
t=a[k];
a[k]=a[j];
a[j]=t;
}
}
int main()
{
int arr[M]={11,32,-52,14},i;
printf("排序前的数据:");
for (i=0;i<4;i++)
printf("%d ",arr[i]);
printf("\n");
proc(arr,4);
printf("排序后的顺序:");
for (i=0;i<4;i++)
printf("%d ",arr[i]);
printf("\n");
return 0;
}
(1)错误:for (i=0; i<n;i++)
正确:for (i=j; i<n;i++)
(2)错误:if (a[i]>a[k])
正确:if (a[i]<a[k])
【解析】按照选择法排序的思想,每趟在未排好序的子序列中挑选最小数和序列
的第1个数交换 ,因此“for (i=0; i<n;i++) ”应修改为“for (i=j+1;
i<n;i++) ” 。题目要求从小到大排列 ,因此要选出较小的数 ,因此“if
(a[i]>a[k]) ”应修改为“if (a[i]>a[k])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7 、下列给定程序中函数fun()的功能是:用递归算法计算斐波拉契数列中第n项的值 。从第1项起 ,斐波拉契数列为:1 ,1 ,2 ,3 ,5 ,8 ,13 ,21 ,…
例如,若给n输入7 ,则该项的斐波拉契数值为13 。
请改正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出正确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include <stdio.h>
long fun(int g)
{
// ****found****
switch(g);
{
case 0:return 0;
// ****found****
case 1;
case 2: return 1;
}
return (fun(g-1)+fun(g-2));
}
int main()
{
long fib;
int n;
scanf("%d",&n);
printf("n=%d\n",n);
fib=fun(n);
printf("fib=%d\n",fib);
return 0;
}
(1)错误:switch(g);
正确:switch(g)
(2)错误:case 1;
正确:case 1:
【解析】按C语言的语法规则 ,switch(表达式)后不应该带有“; ” ,case语句常
量后应该是“: ” 。
switch语句的一般形式如下:
switch(表达式){
case常量表达式1:语句1;
case常量表达式2:语句2;
case常量表达式n:语句i;
default:语句n+1;
}
参考答案及解析
8 、下列给定程序中 ,函数proc()的功能是:根据输入的3个边长(整型值) ,判断能否构成三角形:若能构成等边三角形 ,则返回3;若是等腰三角形 ,则返回2;若能构成三角形则返回1;若不能 ,则返回0 。
例如 ,输入3个边长为3 ,4 ,5 ,实际输入时,数与数之间以Enter键分隔而不是逗号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出正确的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 )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int proc(int a,int b,int c)
{
// ****found****
if (a+b>c || b+c>a || a+c>b)
{
// ****found****
if (a==b || b==c)
return 1;
else if(a==b || b==c || a==c)
return 2;
else
return 3;
}
else
return 0;
}
int main()
{
int a,b,c,shape;
printf("Input a ,b ,c:");
scanf("%d%d%d",&a,&b,&c);
shape=proc(a,b,c);
printf("The shape :%d\n",shape);
return 0;
}
(1)错误:if (a+b>c || b+c>a || a+c>b)
正确:if (a+b>c && b+c>a && a+c>b)
(2)错误:if (a==b || b==c)
正确:if (a==b && b==c)
【解析】按构成三角形的条件:任意两边之和大于第三边 ,因此“if (a+b>c ||
b+c>a || a+c>b)”应改为:“if (a+b>c && b+c>a && a+c>b) ” ,同样等
边三角形是三条边都相等 , “if (a==b || b==c) ”应改为“if (a==b &&
b==c)”。
参考答案及解析
9 、下列给定程序中 ,函数proc()的功能是:读入一个字符串(长度<20) ,将该字符串中的所有字符按ASCII码升序排序后输出 。
例如 ,输入opdye ,则应输出deopy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到正确结果。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include <string.h>
// ****found****
int proc(char str[])
{
char ch;
unsigned int i,j;
for (i=0; i<(strlen(str)-1);i++)
for (j=i+1; j<strlen(str);j++)
//****found****
if(str[i]<str[j])
{
ch=str[j];
str[j]=str[i];
str[i]=ch;
}
}
int main()
{
char str[21];
printf("Please enter a character string:");
gets(str);
printf("Before sorting:%s\n",str);
proc(str);
printf("After sorting decendingly:%s\n",str);
return 0;
}
(1)错误:int proc(char str[])
正确:void proc(char str[])
(2)错误:if(str[i]<str[j])
正确:if(str[i]>str[j])
【解析】由主函数中的函数调用可知,函数proc()没有返回值 。因此 ,“int
proc(char str[]) ”应改为“void proc(char str[]) ” 。题目要求将字符串中的所
有字符按ASCII码升序排序 ,因此,“if(str[i]<str[j]) ”应改为
“if(str[i]>str[j])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10 、给定程序中 ,函数fun的功能是:在有n名学生 ,2门课成绩的结构体数组std中 ,计算出第1门课程的平均分 ,作为函数值返回 。例如 ,主函数中给出了4名学生的数据 ,则程序运行的结果为:第1门课程的平均分是:76.125000 。
请修改程序中的错误 ,使它能得到正确结果 。
注意:不要改动main()函数 ,不得增行或删行 ,也不得更改程序的结构 。
#include <stdio.h>
typedef struct
{
char num[10];
double score[2];
}STU;
double fun(STU std[],int n)
{
int i;
//****found****
double sum;
for (i=0; i<n; i++)
//****found****
sum+=std[i].score[1];
return sum/n;
}
int main()
{
STU std[]={{"GA005",76.5,82},{"GA003",66.5,73},
{"GA002",80.5,66},{"GA004",81,56}};
printf("第1门课程的平均分是 %lf\n",fun(std,4));
return 0;
}
(1)错误:double sum;
正确:double sum=0;
(2)错误:sum+=std[i].score[1];
正确:sum+=std[i].score[0];
【解析】变量sum用于成绩累加求和 ,需要赋初值0 ,因此“double sum; ”应改
为“double sum=0; ” 。求第1门功课的平均分 ,而数组的下标从0开始,因此
“sum+=std[i].score[1]; ”应改为“sum+=std[i].score[0]; ” 。
参考答案及解析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 ,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 ,均为本站原创发布 。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 ,禁止复制、盗用 、采集 、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 ,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