王道的数据结构是基于哪本书(王道数据结构(C语言)持续更新!!!)
第一章-绪论
一 、数据结构的三要素
1 、逻辑结构
数据结构着重关注的是数据元素之间的关系 ,和对这些数据元素的操作 ,而不关心具体的数据项内容
集合结构定义:各个元素同属于一个集合,别无其他关系;
线性结构(一对一)——>第二、三章定义:
除了第一个元素 ,所有元素都有唯一前驱; 除了最后一个元素 ,所有元素都有唯一后继;树形结构(一对多)——>第四章
图状结构(多对多)——>第五章
2 、数据的运算
定义:针对于某种逻辑结构 ,结合实际需求 ,定义基本运算
基本运算:
查找第i个数据元素 在第i个位置插入新的数据元素 是删除第i个位置的数据元素3 、物理结构(存储结构)
顺序存储 链式存储 索引存储 散列存储(Hash存储)总结:
若采用顺序存储 ,则各个数据元素在物理上必修是连续的;若采用非顺序存储 ,则各个数据元素在物理上可以是离散的; 数据的存储结构会影响存储空间分配的方便程度; 数据的存储结构会影响对数据运算的速度;二 、算法的基本概念
1 、什么是算法
程序 = 数据结构 + 算法
算法(Algorithm)是对特定问题求解步骤的一种描述 ,它是指令的有限序列 ,其中的每条指令表示一个或多个操作;
2 、算法的五个特征
有穷性:有穷步骤 ,有穷时间 确定性:相同输入——>相同输出 可行性:基本运算执行有限次 输入:有零个或多个输入 输出:有一个或多个输出3 、“好 ”算法的特质
正确性:算法能够正确地解决求解问题; 可读性:具有良好的可读性,以帮助人理解; 健壮性:输入非法数据时 ,算法能够做出反应 ,而不会产生莫名其妙的输出结果; 高效率与低存储量需求;三 、算法效率的度量
1 、时间复杂度
事前预估算法时间开销T(n)与问题规模n的关系(T表示“time ”)
例题:
// 算法1—— 逐步递增型爱你 void loveYou(int n) { //n 为问题规模 (1) int i=1; // 爱你的程度 (2) while(i<=n) { (3) i++; // 每次+1 (4) printf("I Love You %d\n", i); } (5) printf("I Love You More Than %d\n", n); } int main(){ loveYou(3000); }语句频度
(1) ——1次
(2) ——3001次
(3)(4) ——3000次
(5) ——1次
T(3000) = 1 + 3001 + 2 * 3000 + 1
时间开销与问题规模n的关系:
T(n)=3n+3 只关注复杂度的数量级 ——> T(n) = O(n)
复杂度大小优先级排序:
O(1) < O(log2n) < O(n) < O(nlog2n) < O(n2) < O(n3) < O(2n) < O(n!) < O(nn)
口诀:常对幂指阶
例题:
// 算法1—— 嵌套循环型爱你 void loveYou(int n) { //n 为问题规模 (1) int i=1; // 爱你的程度 (2) while(i<=n) { (3) i++; // 每次+1 (4) printf("I Love You %d\n", i); (5) for (int j=1; j<=n; j++){ (6) printf("I am a man!\n") ; } } (7) printf("I Love You More Than %d\n", n); } int main(){ loveYou(3000); }时间开销与问题规模n的关系:
T(n) = O(n) + O(n2) = O(n2)
例题:
// 算法3——指数增长型爱你 void loveYou(int n) { int i=1; while(i<=n0){ i=i*2; // 第一次循环 i=2;第二次循环 i=4;第三次循环 i=8...... printf("I Love You %d\n",i); } printf("I Love You More Than %d\n",n); }通过上述循环可知 i = 2x
所以想要退出while循环,x = log2n + 1
所以上述算法的时间复杂度为T(n) = O(x) = O(log2n)
2 、空间复杂度
空间开销S(n)与问题规模n的关系(S表示“Space”)
例题:
// 算法1——逐步递增型爱你 void loveYou(int n) { int i=1; while(i<=n){ i++; printf("I Love You %d\n",i); } printf("I Love You More Than %d\n",n); }转入内存 程序代码 数据
综上所述 ,上述算法的空间复杂度为:S(n)=O(1)
算法原地工作——算法所需内存空间为常量;
函数递归调用带来的内存开销:
// 算法5——递归型爱你 void loveYou(int n) { int a,b,c; if (n > 1) { loveYou(n-1); } printf("I Love You %d\n",n); } int main() { loveYou(5); }上述代码的空间复杂度为:S(n)=O(n) O(n)空间复杂度 = 递归调用的深度
第二章-线性表
一、线性表的定义和基本操作
1 、定义
线性表是具有相同数据类型的n(n>=0)个数据元素的有限 序列 ,其中n为表长,当n=0时线性表是一个空表 。若用L命名线性表 ,则其一般表现为:
L = (a1, a2, ... , ai, ai+1, ... , an) 脚标从1开始计数
几个概念: ai是线性表中的“第i个 ”元素线性表中的位序; 位序是从1开始的 ,数组下标是从0开始的; a1是表头元素;an是表尾元素; 除第一个元素外 ,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前驱; 除最后一个元素外 ,每个元素有且仅有一个直接后继;2 、基本操作
InitList(&L): //初始化表 。构造一个空的线性表L ,分配内存空间; DestroyList(&L): //销毁操作。销毁线性表 ,并释放线性表L所占用的内存空间; ListInsert(&L,i,e): //插入操作 。在表L中的第i个位置上插入指定元素e; ListDelete(&L,i,&e): //删除操作 ,删除表L中第i个位置的元素 ,并用e返回删除元素的值; LocateElem(L,e): //按值查找操作 。在表L中查找具有给定关键字的元素; GetElem(L,i): //按位查找操作 。获取表L中第i个位置的元素的值;Tips:
对数据的操作(记忆思路) --创销、增删改查; C语言函数的定义 --<返回值类型> 函数名(<参数1类型>参数1 , <参数2类型>参数2,...) 实际开发中,可根据实际需求定义其他的基本操作 函数名和参数的形式 、命名都可改变二 、顺序表的定义
1、顺序表的定义
用顺序存储 的方式实现线性表的顺序存储;把逻辑上相邻的元素存储在物理位置上也相邻的存储单元中 ,元素之间的关系由存储单元的邻接关系来体现;
如何知道一个数据元素大小?
C语言 sizeof(ElemType)
sizeof(int) = 4B sizeof(Customer) = 8B2 、顺序表的静态分配
#define MaxSize 10 //定义最大长度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MaxSize]; //用静态的“数组 ”存放数据元素 int length; //顺序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顺序表的类型定义(静态分配方式) //基本操作---初始化一个顺序表 void InitList(SqList &L){ for(int i=0; i<MaxSize; i++) L.data[i] = 0; //将所有数据元素设置为默认初始值 L.length=0; //顺序表初始长度为0 } int main() { SqList; //声明一个顺序表 InitList(L); //初始化顺序表 //尝试“违规 ”打印整个data数组 for(int i=0;i<MaxSize;i++) printf("data[%d]=%d\n",i, L.data[i]); return 0; } //注: i<MaxSize这么写是违规的 ,不允许这么访问顺序表结构,应该写成 i<L.length 或者写成基本操作 GetElem(L,i)3 、顺序表的动态分配
#define InitSize 10 //顺序表的初始长度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 //指针动态分配数组的指针 int MaxSize; //顺序表的最大容量 int length; //顺序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顺序表的类型定义(动态分配方式)key:动态申请和释放内存空间
malloc 和 free 函数:
L.data = (ElemType *)malloc(sizeof(ElemType)*InitSize); //malloc函数申请一整片连续空间 具体实现: #define InitSize 10 //顺序表的初始长度 typedef struct { ElemType *data; //指针动态分配数组的指针 int MaxSize; //顺序表的最大容量 int length; //顺序表的当前长度 }SqList; void InitList(SeqList &L){ //用malloc函数申请一片连续的存储空间 L.data=(int *)malloc(InitSize*sizeof(int)); L.length=0; L.MaxSize = InitSize; } //增加动态数组的长度 void IncreaseSize(SeqList &L, int len){ int *p=L.data; L.data=(int *)malloc((L.MaxSize + len)* sizeof(int)); for(int i=0;i<L.length; i++){ L.data[i]=p[i]; //将数据复制到新区域 } L.MaxSize=L.MaxSize + len; //顺序表最大长度增加len free(p); //释放原来的内存空间 }第三章-栈 、队列和数组
第四章-串
第五章-树与二叉树
第六章-图
第七章-查找
第八章-排序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