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IT科技ssd目标检测方法(目标检测->SSD算法)

ssd目标检测方法(目标检测->SSD算法)

时间2025-09-17 21:30:10分类IT科技浏览5015
导读:目标检测算法总体分为:基于区域的算法和基于回归的算法...

目标检测算法总体分为:基于区域的算法和基于回归的算法

1)基于区域的算法: RCNN, Fast RCNN, Faster RCNN, Mask RCNN 等                  。整个检测过程分为两个阶段                        。在第一个阶段                ,检测器需要找到一些假设的区域 (ROI);在第二个阶段                          ,检测器需要在这些假设区域上进行分类 (classification) 和 位置回归 (bounding box regression)        。

2)基于回归的算法:YOLO系列 等              。检测是一个端到端 (end-to-end) 的过程        ,直接回归出物体的类别和位置                        。

SSD(Single Shot MultiBox Detector)是一个one stage的检测算法            。它可以认为是 Faster RCNN 和 YOLO 的结合:采用了基于回归的模式(类似于YOLO)            ,在一个网络中直接回归出物体的类别和位置                          ,因此检测速度很快          。同时也利用了基于区域的概念(类似于Faster RCNN)            ,在检测的过程中        ,使用了许多候选区域作为ROI                         。

Faster RCNN的回顾:

Faster RCNN存在的问题:

1)对小目标检测效果很差(只在一个特征层进行预测                          ,这个特征层已经经过很多卷积层之后的                 ,经过的越多    ,抽象层次越高                         ,图像的细节信息保留越少                      ,小目标效果越差,要在相对低层次上的特征来进行预测)

2)模型大                    ,检测速度慢(两次预测                          ,two stages方法的通病)

SSD网络

在不同特征尺度上预测不同尺度的目标

骨干网络:

SSD的骨干网络是基于传统的图像分类网络    ,采用了vgg16的部分网络作为基础网络                。如图所示                ,经过10个卷积层(conv layer) 和 3个池化层(max pooling) 的处理                          ,我们可以得到一个尺寸为 38×38×512 的特征图 (Conv4_3 feature map)     。下一步        ,我们需要在这个特征图上进行回归            ,得到物体的位置和类别                          。

回归 (Regression):

和 YOLO 的回归操作相似                          ,首先我们先考虑在特征图的每个位置上            ,有且只有一个候选框(default box)的情况                    。

1)位置回归:检测器需要给出框中心偏移量 (cx,cy)        ,相对于图片尺寸的宽度和高度 (w,h)                          ,总计需要回归4个参数。(Fast RCNN是每一个类别都要一个回归框                 ,总共(N+1)*4个参数)

2)分类: 对于每一个 bounding box    ,我们需要给出 20个类别+1个背景类的得分(score)                      。

对于每一个位置                         ,我们需要一个25维的向量来存储检测物体的位置和类别信息                        。对于我们的38×38的特征图                      ,我们需要一个维度为 38×38×25 的空间来存储这些信息    。因此,检测器需要学习特征图(38×38×512)到检测结果(38×38×25)的映射关系                  。这一步转换                    ,使用的是卷积操作:使用25个3×3的卷积核                          ,对特征图进行卷积                        。到这里    ,我们已经完成了在每个位置上回归一个框的操作        。

3)多个候选框:SSD在每个位置上                ,希望回归k个基于不同尺寸的框              。因此在每个位置上需要 25×k 维的空间                          ,存储这些框的回归和分类信息        ,因而卷积操作变成了使用 25×k个3×3的卷积核            ,来获得 38×38×25k 维度的检测结果图(score map)                        。

4)多个特征图:对于神经网络                          ,浅层的特征图包含了更较多的细节信息            ,更适合进行小物体的检测;而较深的特征图包含了更多的全局信息        ,更适合大物体的检测            。因此                          ,通过在不同的特征图上对不同尺寸的候选框进行回归                 ,可以对不同尺寸的物体有更好的检测结果          。

SSD的检测精度和速度都非常出色    ,76.8 mAP  22FPS 超过了Faster RCNNYOLO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展开全文READ MORE
期刊open access(PointPillars论文解析和OpenPCDet代码解析) 实用技巧帮你优化老站(提升网站排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