Java7提供的Fork/Join框架实现高并发程序,你会使用吗?
摘要:Fork/Join框架位于J.U.C(java.util.concurrent)中 ,是Java7中提供的用于执行并行任务的框架 ,其可以将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的结果后得到最终结果 。
本文分享自华为云社区《如何使用Java7提供的Fork/Join框架实现高并发程序?》 ,作者:冰 河 。
Fork/Join框架位于J.U.C(java.util.concurrent)中 ,是Java7中提供的用于执行并行任务的框架 ,其可以将大任务分割成若干个小任务 ,最终汇总每个小任务的结果后得到最终结果。基本思想和Hadoop的MapReduce思想类似 。
主要采用的是工作窃取算法(某个线程从其他队列里窃取任务来执行) ,并行分治计算中的一种Work-stealing策略
为什么需要使用工作窃取算法呢?
假如我们需要做一个比较大的任务 ,我们可以把这个任务分割为若干互不依赖的子任务 ,为了减少线程间的竞争 ,于是把这些子任务分别放到不同的队列里 ,并为每个队列创建一个单独的线程来执行队列里的任务,线程和队列一一对应 ,比如A线程负责处理A队列里的任务 。但是有的线程会先把自己队列里的任务干完 ,而其他线程对应的队列里还有任务等待处理 。干完活的线程与其等着,不如去帮其他线程干活 ,于是它就去其他线程的队列里窃取一个任务来执行 。而在这时它们会访问同一个队列 ,所以为了减少窃取任务线程和被窃取任务线程之间的竞争,通常会使用双端队列 ,被窃取任务线程永远从双端队列的头部拿任务执行 ,而窃取任务的线程永远从双端队列的尾部拿任务执行 。
工作窃取算法的优点
充分利用线程进行并行计算 ,并减少了线程间的竞争
工作窃取算法的缺点
在某些情况下还是存在竞争 ,比如双端队列里只有一个任务时 。并且该算法会消耗更多的系统资源 ,比如创建多个线程和多个双端队列 。
Fork/Join框架局限性
对于Fork/Join框架而言 ,当一个任务正在等待它使用Join操作创建的子任务结束时 ,执行这个任务的工作线程查找其他未被执行的任务 ,并开始执行这些未被执行的任务 ,通过这种方式,线程充分利用它们的运行时间来提高应用程序的性能 。为了实现这个目标 ,Fork/Join框架执行的任务有一些局限性 ,如下所示 。
任务只能使用Fork和Join操作来进行同步机制,如果使用了其他同步机制 ,则在同步操作时 ,工作线程就不能执行其他任务了。比如,在Fork/Join框架中 ,使任务进行了睡眠 ,那么 ,在睡眠期间内 ,正在执行这个任务的工作线程将不会执行其他任务了 。 在Fork/Join框架中 ,所拆分的任务不应该去执行IO操作 ,比如:读写数据文件 任务不能抛出检查异常 ,必须通过必要的代码来出来这些异常Fork/Join框架的核心类
Fork/Join框架的核心是两个类:ForkJoinPool和ForkJoinTask 。ForkJoinPool负责实现工作窃取算法 、管理工作线程 、提供关于任务的状态以及执行信息。ForkJoinTask主要提供在任务中执行Fork和Join操作的机制 。
示例代码
示例代码如下:
点击关注 ,第一时间了解华为云新鲜技术~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