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营销路由器(浅谈2016年智能路由器销售状况有望持续增长)
“智能路由器 ”是灌输给消费者的“某切腹牌路由器 ” , 其最开始是“出国加速 ”这个功能 ,后来有了一些插件的安装 ,以及防蹭网 ,通过手机APP即使关注有那些终端设备连上了路由器 。
近日 ,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发布了《2015年度中国智能路由器市场监测报告》 ,报告显示 ,2015年无线路由器销量整体下滑 ,但智能路由器市场占比提升 。其中 ,360安全路由后来居上 ,成为智能路由市场第一;华为杀入路由市场 ,市场占有率稳步上升;同时 ,小米路由器已经退出了小米自身的四大战略板块,地位有所下滑 。
传统路由受新兴品牌冲击 智能路由市场或爆发式增长
据艾媒咨询数据显示 ,2015年国内无线路由器市场为6520万 ,下滑超过10%,家用WiFi设备进入市场饱和期 。而2015年智能路由器销量突破650万台 ,占比从前年不到的2%增长至9.9% 。智能路由已经成为这个传统行业中一股不容小觑的力量 。
在2015年传统无线路由器市场方面 ,TP系列销量4500万台 ,仍稳居第一;另一方面 ,由于新兴智能路由品牌冲击 ,腾达等二线品牌销量开始面临较大的积压压力 。
随着智能家居的快速发展 ,众多企业为了打造智能家居生态链 ,在智能路由器市场中抢占先机 ,纷纷与互联网企业展开多种模式合作 ,例如360公司投资两亿元人民币与磊科成立新的合资公司 ,共同进军互联网智能路由器市场 。2015年TP-LINK为google代工制作智能路由器OnHub ,售价达到200美元 。TP作为传统路由老大也逐渐向智能路由方向发展 。
根据“罗杰斯扩散效应 ” ,当一个产品的普及率超过 15%时,就会迎来第一波指数型增长 。艾媒分析师认为 ,经过两年时间快速发展 ,智能路由器用户已达整体路由器用户的10%左右,处于15%的临界值左侧的快速爬升阶段 ,2016年有望实现突破性爆发式增长 。
用户习惯尚未成型 360主打网络安全受用户认可
根据iiMedia Research(艾媒咨询)的《2015年度中国智能路由器市场监测报告》显示 ,在用户选择智能路由器品牌偏好上 ,360安全路由以56.1%的比例高居榜首 ,成为最受用户欢迎的智能路由器;其中华为以52.3% ,小米以50.8%位列第二和第三名。
艾媒分析师认为 ,这主要是因为各公司主打定位不同及品牌效用造成这种局面 。360主打用户最为关注的网络安全且性价比极高 ,定位更符合用户需求;华为通信出身 ,资金技术实力雄厚 ,产品连接体验好 ,品牌信任度高;小米品牌知名度较高 ,营销能力强 。
与此同时 ,报告显示2015年用户购买智能路由器的价位偏好分布主要位于75元-100元,150元以内的占到价位偏好的前三名。艾媒分析师认为 ,这主要是因为多数用户相对依重的还是信号增强 ,安全性等传统性能,用户习惯尚未培养成型 ,智能家居尚未成熟 ,因此智能路由器的“智能 ”附加价值尚难以体现在用户偏好的价格上 。
无线路由器大规模升级换代 智能路由市场竞争更激烈
在2015年中国智能路由器产品竞争力上 ,小米 、华为 、360各有千秋 。据报告显示 ,小米路由器依托于自身品牌影响度 ,智能硬件生态体系较完善 。但系统相对封闭 ,且近期小米智能系列产品因质量受到质疑 ,导致品牌整体形象受损;华为路由器具有品牌优势 ,实力雄厚 ,有技术积累 ,但价格相对较高 ,上市时间较短 ,有待市场进一步检验;而360安全路由器在业内深耕多年值得信赖,主打网络安全抓住了用户的主要需求 ,与磊科的合作完善了硬件开发且性价比高 ,但家庭云建设稍显不足 。
随着路由器的快速发展和深入应用,新一代的智能路由器在附加应用上会更加完善 ,更符合用户的人性化需求 ,未来也会有更多企业将把智能路由器作为智能家居的突破口 ,进而打造更完整的智能家居生态链 。在预测中国智能路由器行业趋势时 ,艾媒分析师认为:
一 、智能家居设备尚在普及过程中 ,多数用户在智能功能方面的刚需尚不强烈 。2015年市场开始出现多款百元以内的迷你智能路由器 。由于在价位上与传统路由器相近 ,此举将有利于尽快实现智能路由器用户转化 。
二 、市场格局此消彼长:360后来居上 ,成为智能路由市场第一;华为杀入路由市场 ,市占率已不可小觑;同时 ,小米路由器退出四大战略板块 ,地位有所下降 。随着TP-LINK开始转变 ,2016年的市场份额拉锯战或将更加白热化 。
三 、运营商15年起大力推广带宽免费升级 ,光纤入户普及率大幅提升,而目前市面上大部分产品已满足不了光纤入户的需要 ,因此16年开始 ,无线路由器将面临大规模升级换代,意味着市场将开始止跌回暖 ,也会给智能路由器厂商带来更多机会 。
以上就是为大家讲解的2016年智能路由器销售状况 ,需要的朋友快来看看吧!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