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高矩阵运算效率(P1005 [NOIP2007 提高组] 矩阵取数游戏)
题目传送门
前言
今天依旧是不写高精的一天呢!(是的 ,这位作者又只拿了开 \(LL\) 的 \(\color{yellow}{60}\) 分)
思路描述
看到数据 \(n,m \le 80(30)\) 就知道数组可以任性开 ,心理有个底后 ,再来看题目 。
状态描述首先肯定要来一个 \(dp_{i,j}\) 来表示第 \(i\) 次时取第 \(j\) 行的数 。
对于每一次放置 ,我们要考虑到的是之前每一次都取到什么,也就是现在的头和尾分别是哪两个数。
想明白这一点 ,就可以描述状态了 。
\(dp_{i,j,k,t}\) 表示第 \(i\) 次时取第 \(j\) 行的数 ,对于第 \(j\) 行 ,它的行首被取了 \(k\) 个数 ,他的行尾被取了 \(t\) 个数 。
由于 $t = i - k $ ,当 \(i,k\) 确定时 ,\(t\) 也一定唯一 ,因此可以省略 。
状态转移方程描述出状态了,状态转移方程还会远吗?
显然有
\(dp_{i,j,k} = \max(dp_{i-1,j,k-1}+val(i,j,k),dp_{i-1,j,k}+val(i,j,m-(i-k)+1))\) 。
\(val(x,y,z)\) 表示第 \(x\) 次时取位于第 \(y\) 行第 \(z\) 列的数所能获得的得分 。
\(\max\) 中的两者分别对应了第 \(i\) 次时 ,在第 \(j\) 行取队首 \(or\) 队尾的情况 。
code
点击查看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math>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 ll a[85][85],dp[85][85][85]; int bas[31]; int main(){ scanf("%d%d",&n,&m); bas[0]=1; for(int i=1;i<=30;i++) bas[i]=bas[i-1]*2; for(int i=1;i<=n;i++) for(int j=1;j<=m;j++) scanf("%d",&a[i][j]); for(int i=1;i<=m;i++){ for(int j=1;j<=n;j++){ dp[i][j][i]=dp[i-1][j][i-1]+a[j][i]*bas[i],dp[i][j][0]=dp[i-1][j][0]+a[j][m-i+1]*bas[i];//这两种情况比较特殊 ,所以单独列 。 for(int k=1;k<i;k++){ dp[i][j][k]=max(dp[i-1][j][k-1]+a[j][k]*bas[i],dp[i-1][j][k]+a[j][m-(i-k)+1]*bas[i]); } } } ll ans=0; for(int i=1;i<=n;i++){ ll max_num=0; for(int j=0;j<=m;j++) max_num=max(max_num,dp[m][i][j]); ans+=max_num; } cout<<ans<<endl; return 0; }ps:经过作者后续习惯性翻翻题解(发现原来区间DP也可以做),以及打输出时的共同启发 ,发现实际上我们只需要分别枚举对于每一行是的最优解 ,加起来就可以了 。因此状态中表示行的那一维可以省略 。然后就有了以下代码。
点击查看代码 #include<iostream> #include<cstdio> #include<cmath> #define ll long long using namespace std; int n,m; ll a[85][85],dp[85][85]; int bas[31]; int main(){ scanf("%d%d",&n,&m); bas[0]=1; for(int i=1;i<=30;i++) bas[i]=bas[i-1]*2; for(int i=1;i<=n;i++) for(int j=1;j<=m;j++) scanf("%d",&a[i][j]); ll ans=0,max_num; for(int j=1;j<=n;j++){ for(int i=1;i<=m;i++){ dp[i][i]=dp[i-1][i-1]+a[j][i]*bas[i],dp[i][0]=dp[i-1][0]+a[j][m-i+1]*bas[i]; for(int k=1;k<i;k++){ dp[i][k]=max(dp[i-1][k-1]+a[j][k]*bas[i],dp[i-1][k]+a[j][m-(i-k)+1]*bas[i]); } } max_num=0; for(int i=0;i<=m;i++) max_num=max(max_num,dp[m][i]); ans+=max_num; } cout<<ans<<endl; return 0; }事实上没太大区别 ,毕竟它的数据范围可以让我任性开(首尾呼应.jpg(确信)) 。
summary
对于省略维数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
可以用其他维度表示的可以省略。
可以通过分开解决时不需要整体来定义 。
\(dp\)百道第六题 。(照这个进度可能得一年后在看看有没有百道的希望了QWQ)
加油。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