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IT科技408考研内容(考研408复习思路,学习方法)

408考研内容(考研408复习思路,学习方法)

时间2025-05-05 00:41:30分类IT科技浏览2737
导读:这四科的知识框架图新增到蓝奏云,希望大家不断完善,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不断分享:...

这四科的知识框架图新增到蓝奏云           ,希望大家不断完善                ,可以在这个基础上不断完善     ,不断分享:

https://www.lanzouw.com/b0b48gyba

密码:516i

(XMind打开)

前言:敬请注意      ,此为2021年408考研总结                ,22年新增内容并未添加           ,望后来人可以不断补充      ,整理                ,添加           。

408是一门综合性比较强的学科           ,尤其是操作系统和计算机组成原理中知识点常常交织在一起,但侧重点也不尽相同                。掌握一定的规律和方法就能比较轻松的取得不错的分数     。

用到的书:王道四件套                ,严蔚敏的《数据结构》                ,黑皮书《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硬件/软件接口》,谢希仁的《计算机网络》           。

总体的学习方法

大家可以把《王道》四本书作为基本           ,主刷四本书就够了                ,学一节王道知识点     ,再紧跟后面的练习题                 。可以配套看王道的强化课程           ,讲的还不错     。不过王道本身书上有些知识点被阉割掉了                ,有些是考研不考     ,但不学可能会影响理解     。例如《操作系统》中第四章文件管理                 。首先此章知识点结构有些混乱      ,再者                ,打开文件表(系统文件打开表和进程文件打开表)几乎没有介绍           ,但408选择题选项中常有涉及      ,可以参考上文推荐的黑皮书解决           。

学习《数据结构》

数据结构是一门入门的课程                ,比较基础           ,但对于跨考的考生来说,建议先简单学习过《C语言程序设计》课程后                ,掌握一定的编程语法再来学习     。在学习编程语言的过程中                ,不必拘泥于编程语句的底层实现,只需要知道基础语法就可以了                。

《数据结构》的其中最基本的实现结构如下:

《数据结构》作为一门算法课程           ,我们最关心的主要还是他的逻辑结构                ,依托于不同的逻辑结构     ,有些逻辑结构           ,我们只能依赖某种特定的物理结构(又称存储结构)                ,例如最后一章:堆的排序           。再比如插入时     ,链表存储结构的速度更快;查找时      ,数组存储结构的速度更快。

在了解了这些基础的存储结构以后                ,我们再基于前边的几种基础结构           ,实现查找和排序                。

查找主要可分为线性结构查找      ,树形结构查找                ,散列结构查找           ,字符串匹配(KMP)

排序部分可分为内部排序和外部排序                。对于21年的408大纲,将“各种内部算法的比较           ”修改为“各种排序算法的比较                ”                ,所以在备考22年408的时候                ,大家要注意加强“外部排序     ”的学习。往年考生经常跳过这一块知识点           。

但内部排序算法,仍然是重点之中的重点:

总结:数据结构是一门比较容易的算法课程           ,也是408考研中                ,我认为难度相对最小的一门                。

学习《计算机组成原理》

计组作为一门侧重于计算机硬件的课程     ,是容易学的比较深的一门课程           ,但相对来讲                ,考研涉及并不会太深入     。虽然有电路设计相关的知识     ,不过只要掌握电路最基本的几个基础知识点即可           。在历年真题中      ,确实有包括汇编语言                ,计算机内部结构图           ,电信号传输等命题的出现                 。但仔细读题就会发现例题中要么已给出数据传输过程电路信号变化的例子      ,要么就是做出了详细的介绍     。并且本身这些题并不难                ,侧重考察的还是数据的流动过程     。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本章只需要知道简单的概念即可:

值得注意的是           ,21考研408大纲新增加了一个知识点:

1KB=1024B,1MB=1024KB                 ,1GB=1024MB                 ,1TB=1024GB ,1PB=1024TB            ,1EB=1024PB

今年考了一个选择题                ,我没记     ,大意失荆州!

第二章 数据的运算和表示 这是王道书中相对最难的一章           ,这也是最重要的一章                ,无论是选择题还是大题中都有涉及     ,主要体现形式是计算                 。例如通过补码      ,反码之间的转换                ,来求得磁盘某块扇区的编号           ,或者页表的地址转换      ,或者是Cache的组号           。总之本章非常重要                ,请大家一定要认真学习     。另外           ,本章还有些冷门的知识点,包括定点数的乘除运算(只在历年大题中总共考过两次                ,都是以一小问的形式出现                ,大约1~2分),串行加法器和并行加法器                。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三章 存储系统的层次结构 本章主要介绍存储器的特点以及Cache           、TLB与页表的关系           。其中Cahce和TLB与页表是最重要。虚拟存储器也很重要           ,但是你会发现篇幅不多                ,因为这在操作系统中是重中之重     ,会展开细讲                。408考研中           ,常常会把这二者放在一起考                。首先给你一个虚拟地址                ,使用虚拟存储器的地址转换求出物理地址     ,然后用物理地址判断是否已经写入Cache      ,如果写入                ,则在Cache的哪一组?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四章 指令系统 指令寻址方式是一个很重要的考点           ,常在选择题中出现      ,另外大端方式和小端方式常作为大题的已知信息告诉你                ,一定要明白二者之间的差别。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五章 中央处理器 本章可以说是最重要的一章           。涉及的内容有CPU的结构                、指令执行过程     、数据通路(数据流动过程)           、硬布线和微程序控制器                 、指令流水                。

知识框架如下:

第六章 总线 个人感觉           ,总线是相对比较轻松的一章,值得注意的是本章的“集中仲裁方式           ”和“分布仲裁方式                 ”已在408大纲中删除                ,这两种方法也是在以前计算机算力比较低下的情况下的两种仲裁方案     。另外有些总线标准名称需要知晓                ,并有几个名称需要熟记           。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七章 输入/输出系统 本章虽然作为最后一章,但仍有许多重要的知识点           ,尤其是程序中断方式过程的中断过程                ,几乎可以说     ,每年必考                 。但读者也不必太过担心           ,再操作系统中会再次学习     。

知识框架图如下:

学习《操作系统》

OS是一门和计组联系很紧密的课程                ,但相对来讲     ,计组偏硬件一些      ,OS偏上层软件一些     。建议学完《计算机组成原理》以后                ,在学习《操作系统》的过程中勤回顾《计算机组成原理》的知识点           ,串联学习                 。

第一章 计算机系统概述 不同于前面两科      ,操作系统第一章就有许多常考的知识点类型                ,例如管态和目态     、中断和异常等     、并发和并行等           。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二章 进程管理 这可以说是整个操作系统最多的章节           ,自然也是最重要的章节之一     。学完这一章,你会发现                ,半本书已经完成了                。这一章主要涉及进程和线程                ,互斥和同步,处理机调度                 、死锁等知识点           。这几个知识点           ,每一个都是重点                ,务必认真学习。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三章 内存管理 在这里要区分第四章的“文件管理     ”                。内存管理     ,解决的是内存分配以及编号(地址转换)问题;文件管理           ,解决的是文件在内存中的组织问题                。最重要的知识点是分页存储管理和分段存储管理                ,以及虚拟存储器。作业调度过程和分区分配问题也是常考问题     ,虽没有前两个重点      ,仍需仔细学习           。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四章 文件管理 这一章王道的知识结构比较混乱                ,文件的逻辑结构和物理结构要细加区分           ,二者没有必要的相关关系                。可以结合黑皮书《计算机组成与设计 硬件/软件接口》再学习一下打开文件表的内容      ,理解系统打开文件表和进程打开文件表之间的关系     。

知识框架图如下:

第五章 设备管理 这一章作为结束                ,介绍了I/O软件的层次结构           ,这个知识点常在选择题中给出一个I/O操作,判断是第几层进行响应           。虽然不难                ,但也需要牢记                 。还有一个重点是I/O控制方式                ,常在大题中进行考察,并伴随有计算题     。

知识框架图如下:

学习《计算机网络》

计网王道采用的是自底向上的学习顺序           ,个人觉得这样不方便学习                ,其实从数据的流动方向     ,自顶向下才是最好的学习方法     。但奈何408考纲也是按照自底向上的顺序           ,所以还是建议考生按照大纲顺序进行学习                 。常常有人说计网是最简单的一门                ,但计网中的零散知识点太多     ,每个都独立成点      ,需要大量记忆           。对于历年真题常出现的情况是:选择题比较容易得分                ,但计网虽然只有一道大题           ,但得分比较困难     。

ISO/OSI参考模型有七层:

应用层

表示层

会话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TCP/IP参考模型有四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际层

网络接口层

计网学习的是两者结合起来的五层

应用层

传输层

网络层

数据链路层

物理层

鉴于计网的内容实在太多      ,所以暂时不在本文中放知识框架                。计网的学习比较简单                ,没有什么太复杂的知识点           ,大多数题目只要能记住并进行简单的计算就能得分           。

博客不常登录,也欢迎大家关注我的知乎——赵天师

声明:本站所有文章                ,如无特殊说明或标注                ,均为本站原创发布。任何个人或组织,在未征得本站同意时           ,禁止复制           、盗用     、采集                、发布本站内容到任何网站           、书籍等各类媒体平台                。如若本站内容侵犯了原著者的合法权益                ,可联系我们进行处理                。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展开全文READ MORE
extending to(Extending Python with C or C++¶)