vue如何实现路由跳转缓存(Vue缓存路由(keep-alive)以及新的生命周期)
一.概念
也就是说 ,kee-alive 是 Vue 内置的一个组件 ,可以使被包含的组件保留状态 ,或避免重新渲染 。也就是所谓的组件缓存 keep-alive 是 Vue 的内置组件 ,当它包裹动态组件时 ,会缓存不活动的组件实例 ,而不是销毁它们
在平常开发中 ,有部分组件没有必要多次初始化 ,这时 ,我们需要将组件进行持久化 ,使组件的状态维持不变 ,在下一次展示时 ,也不会进行重新初始化组件 。在组件切换过程中将状态保留在内存中,防止重复渲染DOM ,减少加载时间及性能消耗 ,提高用户体验性 。三.Props
include -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 。只有名称匹配的组件会被缓存 。
exclude - 字符串或正则表达式 。任何名称匹配的组件都不会被缓存 。
max - 数字 。最多可以缓存多少组件实例
两个新的生命周期钩子
作用:路由组件所独有的两个钩子,用于捕获路由组件的激活状态 。只适用于keep-alive四. 生命周期
当组件在 内被切换 ,它的 activated 和 deactivated 这两个生命周期钩子函数将会被对应执行 。
activated
:
路由组件被激活时触发 。(当进入缓存的路由组件时触发)
使用 keep-alive 会将数据保留在内存中 ,如果要在每次进入页面的时候获取最新的数据 ,需要在 activated 阶段获取数据 ,承担原来 created 钩子函数中获取数据的任务
你应该初始读取一次数据 ,比如在created里面 , 而activated第一次创建页面时不会激活 ,缓存之后 ,第二次进入才会开始激活 // 当缓存组件被激活的时候执行 activated(){ this.userName = this.$route.query.id },deactivated
:
路由组件失活时触发 。(当离开缓存的路由组件时触发)五.用法(两种方式)
1.根据条件缓存页面
// 所有路径匹配到的视图组件都会被缓存! <keep-alive> <router-view></router-view> </keep-alive> // 只缓存组件name为aa或者bb的组件 <keep-alive include="aa,bb"> <component /> </keep-alive> // 组件name为cc的组件不缓存 <keep-alive exclude="cc"> <component /> </keep-alive> // 如果同时使用include,exclude,那么exclude优先于include , 下面的例子只缓存aa组件 <keep-alive include="aa,bb" exclude="bb"> <component /> </keep-alive> // 如果缓存的组件超过了max设定的值3 ,那么将删除第一个缓存的组件 <keep-alive exclude="c" max="3"> <component /> </keep-alive>缺点:需要知道组件的 name ,项目复杂的时候不是很好的选择
3.结合路由缓存部分页面
优点:不需要例举出需要被缓存组件名称
//在 router 目录下的 index.js 文件里 import Vue from vue import Router from vue-router Vue.use(Router) import Layout from @/layout export default new Router = [ { path: /admin, component: Layout, redirect: /admin/user, alwaysShow: true, name: Admin, meta: { title: 系统管理, icon: documentation }, children: [ { path: user, component: () => import(@/views/admin/user), name: User, meta: { title: 用户管理, keepAlive: true // 需要缓存 } }, { path: user2, component: () => import(@/views/admin/user2), name: User2, meta: { title: 用户管理2, keepAlive: false // 不需要缓存,默认不缓存 ,可以不写 } } ] } ]App.vue
<template> <div id="app"> <!-- <router-view/> --> <!-- 可以被缓存的视图组件 --> <keep-alive>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keep-alive> <!-- 不可以被缓存的视图组件 --> <router-view v-if="!$route.meta.keepAlive"></router-view> </div> </template> <style> </style>使用 router.meta 拓展
当然,也可以通过动态设置route.meta的keepAlive属性来实现其他需求 ,
首页是A页面
B页面跳转到A ,A页面需要缓存
C页面跳转到A,A页面不需要被缓存
思路是在每个路由的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钩子中设置to.meta.keepAlive:A的路由
{ path: /, name: A, component: A, meta: { keepAlive: true // 需要被缓存 } }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methods: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 设置下一个路由的 meta to.meta.keepAlive = true; // B 跳转到 A 时 ,让 A 缓存 ,即不刷新 next(); } }; export default { data() { return {}; }, methods: {}, beforeRouteLeave(to, from, next) { // 设置下一个路由的 meta to.meta.keepAlive = false; // C 跳转到 A 时让 A 不缓存 ,即刷新 next(); } };六/实现前进刷新 ,返回不刷新
所说的前进刷新后退不刷新是指组件是否重新渲染 ,比如列表list页面 ,点击其中的每一项进入详情detail页面 ,然后从detail页面后退到列表list页面时 ,list页面没有重新渲染 ,也没有重新发送ajax请求
routes: [{ path: /, name: home, component: Home, meta: { keepAlive: false //此组件不需要被缓存 } }, { path: /list, name: list, component: List, meta: { keepAlive: true //此组件需要被缓存 } }, { path: /detail, name: detail, component: Detail, meta: { keepAlive: false // 此组件需要被缓存 } } ]第一次进入keep-alive组件时 ,其生命周期执行顺序
beforeRouteEnter --> created --> mounted --> activated --> deactivated
非首次进入时 ,其生命周期执行顺序:
beforeRouteEnter -->activated --> deactivated
,非首次进入keep-alive组件时,正常的vue组件生命周期函数是不会在执行 ,而会执行keep-alive新增的两个周期钩子函数。同时也可以看出离开keep-alive组件时其destroy周期函数并没有执行 ,从侧面证明缓存组件并没有销毁 。根据介绍,我们可以:
通过利用keep-alive提供activated钩子函数来决定是否进行ajax请求来更新组件 ,以及deactivated钩子函数来重置页面相关状态 。
首先 ,在每个路由元信息meta中添加一个isBack字段
... { path: /list, name: list, component: List, meta: { keepAlive: true, //此组件需要被缓存 isBack: false } } ...(list.vue页面 )然后 ,借助beforeRouteEnter钩子函数来判断页面来源
beforeRouteEnter(to, from, next) { if(from.name === detail) { //判断是从哪个路由过来的 ,若是detail页面不需要刷新获取新数据 ,直接用之前缓存的数据即可 to.meta.isBack = true; } next(); },最后 ,需要借助keep-alive提供钩子函数activated来完成是否更新:
activated() { if(!this.$route.meta.isBack) { // 如果isBack是false ,表明需要获取新数据 ,否则就不再请求 ,直接使用缓存的数据 this.getData(); // ajax获取数据方法 } // 恢复成默认的false ,避免isBack一直是true ,导致下次无法获取数据 this.$route.meta.isBack = false },特殊情况 ,在keep-alive组件前进的页面刷新导致keep-alive组件状态丢失
继续以上面的list 、detail页面为例,在进入详情页面后 ,然后刷新 ,这时列表页面的缓存的数据都丢失了,由于上面的判断规则也会导致不会重新获取数据。所以对于这种问题 ,还需要额外加一些判断条件 。由于keep-alive第一次进入时会执行created方法 ,所以利用这点加一个标识来加以判断: //第一次进入keep-alive路由组件时 created() { this.isFirstEnter = true; // 只有第一次进入或者刷新页面后才会执行此钩子函数 ,使用keep-alive后(2+次)进入不会再执行此钩子函数 }, activated() { if(!this.$route.meta.isBack || this.isFirstEnter){ // 如果isBack是false ,表明需要获取新数据 ,否则就不再请求 ,直接使用缓存的数据 // 如果isFirstEnter是true ,表明是第一次进入此页面或用户刷新了页面 ,需获取新数据 this.data = // 把数据清空 ,可以稍微避免让用户看到之前缓存的数据 this.getData(); } // 恢复成默认的false ,避免isBack一直是true ,导致下次无法获取数据 this.$route.meta.isBack=false // 恢复成默认的false ,避免isBack一直是true,导致每次都获取新数据 this.isFirstEnter=false; },列表页回到上次浏览位置
条件:1 、列表页不可使用懒加载延迟加载数据 ,2 、列表页需要使用keepAlive缓存
beforeRouteLeave(to,from,next){ //离开页面之前将高度存储到sessionStorage 。这里不建议用localStorage ,因为session在关闭浏览器时会自动清除,而local则需要手动清除 ,有点麻烦 。 sessionStorage.setItem(scrollH,document.getElementById(demo).scrollTop) next() }, activated(){ //在activated生命周期内 ,从sessionStorage中读取高度值并设置到dom if(sessionStorage.getItem(scrollH)){ document.getElementById(demo).scrollTop=sessionStorage.getItem(scrollH) } },可使用ref
this.$refs.demo.scrollTop =50;
其他:
参考:
1路由缓存 ,
2前进后退刷新问题,
3.一直缓存 ,判断是否第一次进入 ,或者是否返回 ,返回重新请求数据刷新页面 ,不是的话默认缓存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