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为大学生你应该做什么(作为一个大学生你应该知道的事情)
今天 ,我们不写技术 ,来谈一谈大学生的毕业现状: 以下内容为本人的一些观点和看法 ,仅限于沟通交流 。
大学生毕业去向
大学生的毕业去向大致可以分为:就业 、自由职业 、慢就业、国内继续学习(考研) 、创业(自由职业的一种) 、出国继续学习等 。2021 、2022届高效毕业生毕业去向比率如下图:
通过以上图可以发现:大部分的人在毕业后选择了在单位进行就业 ,些许人选择了自由职业 、慢就业 、国内继续学习 ,还有少部分人选择了创业和出国继续学习。
通过2022年与2021年的去向比率可以得出以下结论:
2022年毕业之后处于迷茫期的人数相对于2021年涨了3个百分点 。这意味现在的大学生对于自己的职业认知度并不是很高 ,甚至出现了逐年下降的趋势 。并不能清楚的认识到自己的所学的知识能够用于何处 、自己的努力方向应该是什么?在面对未来何去何从时 ,选择了顺其自然 ,走一步看一步 。这样的大学生一般都是面临的生活压力不大 ,父母的观念比较开明,不会因为孩子不工作而焦虑 ,而且会继续支持孩子进修 、考察就业市场或者暂时放松 。
2022年毕业之后选择就业的人数相对于2021年降低了6个百分点 ,而选择自由职业的人数(其中也包括创业人数)相对于2021年涨了接近4个百分点 。这意味着越来越多的年轻人选择了建立自己的一份事业,为自己提供更多的机会和挑战 ,实现人生的价值 。
第一个原因跟创业的环境有很大关系 ,随着经济的发展和政策的支持,创业的环境变得越来越好 ,门槛也越来越低 ,越来越多的人有机会去创业 。
第二个原因当前就业压力的递增 ,2023年高校毕业生人数估计达到1158万人 ,相对于2022年增加了82万人 ,听了这个数字你可能并没有惊讶之处 ,但是在这些数据当中硕士生和博士毕业的人数初次超过了本科毕业生 ,也就是意味着高学历的人会越来越多 。即越来越多的人出于追求更高学历和职业前景 ,选择了攻读硕士和博士学位 ,而非立刻就业,这样就会导致一个非常大的问题就是 ,本科生就业市场的竞争会愈发强烈 ,找到自己满意的工作的难度就明显上升了几个档次,特别是对于一些非重点高校毕业生来说难度会更加的大 。
通过上面的分析可以得出大学生的认知程度不是很高 ,学校应该更加注重学生认知的培养 ,而不是一贯的去输出一些固态现有的知识。当然学生想实现自我进行更新,就必须了解当前社会的发展状态与国家的发展动向 ,从而更好的去适应社会 ,去实时面对各项政策的改变 。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