前端跨域产生的原因和解决方法(前端跨域解决方案)
1.同源政策
如果两个页面拥有相同的协议 、域名和端口 ,那么这两个页面就属于同一个源 ,其中只要有一个不相同 ,就是不同源 。
http://www.example.com:8080/dir/page.html与
http://www.example.com/page.html不跨域
http:协议
www:子域名
example:主域名
8080:端口号(http默认8080)同源策略的限制:
Cookie 、LocalStorage 和 IndexDB 无法读取
AJAX 请求不能发送跨域是浏览器为了安全而实施的同源政策导致的
2.跨域解决方案
跨域报错:
2.1 CORS
有几个关键的响应头字段:
a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必填 ,表示可以允许请求的来源 。可以填写具体的源名称 ,也可以填写*表示允许任何源请求 。
b 、Access-Control-Allow-Methods:表示允许的请求方法列表 。
c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一个布尔值 ,表示是否允许发送cookie 。默认情况下 ,cookie 不包含在 CORS 请求中 。如果设置为 true ,则表示服务器具有显式权限 。Cookies 可以包含在请求中并一起发送到服务器 。
d 、Access-Control-Allow-Headers:其指明了实际请求中允许携带的首部字段 。CORS请求时 ,XMLHttpRequest对象的getresponseheader()方法只能获取六个基本字段:缓存控制 、内容语言 、内容类型 、过期时间 、最后修改时间和pragma 。如果要获取其他字段 ,则必须在访问控制公开标头中指定它们 。
e 、Access-Control-Max-Age:预检请求的有效期 。在此期间 ,无需再次发送预检请求。
普通跨域请求:只需服务端设置Access-Control-Allow-Origin即可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表示该资源可以被任意外域访问 ,若设置具体的值则只可与设置的值跨域
备注: 当响应的是附带身份凭证的请求时( cookie ),服务端 必须 明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的值 ,而不能使用通配符“* ” 。
携带cookie跨域请求:前后端都需设置
如果设置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 * ,不管withCredentials有没有设置,cookie也不会携带
前端设置:
若使用原生ajax //使用ajax时加上withCredentials属性为true以携带cookie xhr.withCredentials = true;若用jQuery ajax
$.ajax({ url:, xhrFields: { withCredentials: true // 前端设置是否带cookie }, crossDomain: true, // 会让请求头中包含跨域的额外信息 ,但不会含cookie });服务器端设置:
// 允许跨域访问的域名:若有端口需写全 ,注意不能用* "Access-Control-Allow-Origin":"http://www.domain1.com" // 允许前端带认证cookie "Access-Control-Allow-Credentials": "true"2.2 JSONP
原理
JSONP主要就是利用了script标签没有跨域限制的这个特性来完成的 ,它可以通过src填写目标地址 ,发送一个带回调参数的get请求 。服务器将接口返回数据分割成回调函数返回给浏览器。浏览器解析并执行就可得到服务器返回的数据 。
缺点
只支持get请求 ,不支持post请求 。适用于加载不同域名的js 、css、img等静态资源
数据格式
键值对 ,要加双引号 ,除了值为数字时不用加双引号
[ { "id":1, "name":"Rick", "email":"rick@gmail.com" }, { "id":2, "name":"Glenn", "email":"glenn@gmail.com" } ]jsonp跨域实现
若用原生Ajax(点击按钮向服务器发送请求):
script.src的callback后为回调函数的名字 var btn = document.getElementById(btn); function jsonpCores(url) { var script = document.createElement(script); script.src = url?callback=callbackName; // 将script标签追加到页面中 document.body.appendChild(script); window.callbackName= function(res){ console.log(res); } // 将head中的script标签删除掉,防止多个script标签导致代码冗余 document.body.removeChild(script); console.log(123); }; btn.onclick =jsonpCores();若用jQuery ajax
$.ajax({ url: , method:get, // 回调函数的名称 jsonpCallback: fn, dataType: jsonp, //设置请求方式为jsonp })若用vue.js
this.$http.jsonp(url, { params: {}, jsonp: fn //回调函数名 }).then((res) => { console.log(res); })2.3 postMessage跨域
语法:otherWindow.postMessage(message, targetOrigin, [transfer]);
otherWindow: 其他窗口的一个引用 ,比如 iframe 的 contentWindow 属性 、执行window.open返回的窗口对象 、或者是命名过或数值索引的window.frames
message:将要发送到其他 window的数据
targetOrigin:指定哪些窗口能接收到消息事件 ,其值可以是字符串"*"(表示无限制)或者一个URI(最好填一个确切的url) 。
transfer (可选):是一串和message 同时传递的 Transferable 对象. 这些对象的所有权将被转移给消息的接收方 ,而发送一方将不再保有所有权接收其他域传来的数据:
window.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e){ console.log(e.data) },false);message 的属性有:
data:从其他 window 中传递过来的数据对象 。
origin:调用 postMessage 时消息发送方窗口的 origin . 例如 “https://example.org (隐含端口 443) ” 。请注意 ,这个origin不能保证是该窗口的当前或未来origin ,因为postMessage被调用后可能被导航到不同的位置 。
source:对发送消息的窗口对象的引用; 您可以使用此来在具有不同origin的两个窗口之间建立双向通信 。2.4 WebSocket
WebSocket 对象提供了用于创建和管理 WebSocket 连接,以及可以通过该连接发送和接收数据的 API 。
使用 WebSocket() 构造函数来构造一个 WebSocketvar aWebSocket = new WebSocket(url [, protocols]);
url:要连接的URL;WebSocket服务器将响应的URL 。
protocols 可选:一个协议字符串或者一个包含协议字符串的数组 。这些字符串用于指定子协议 ,这样单个服务器可以实现多个WebSocket子协议(例如 ,您可能希望一台服务器能够根据指定的协议(protocol)处理不同类型的交互) 。如果不指定协议字符串,则假定为空字符串 。 属性:WebSocket.onclose 用于指定连接关闭后的回调函数。
WebSocket.onerror 用于指定连接失败后的回调函数 。
WebSocket.onmessage 用于指定当从服务器接受到信息时的回调函数 。
WebSocket.onopen 用于指定连接成功后的回调函数。
WebSocket.url (只读) WebSocket 的绝对路径 。 事件:使用 addEventListener() 或将一个事件监听器赋值给本接口的 oneventname 属性 ,来监听下面的事件 。
close:当一个 WebSocket 连接被关闭时触发 。
error:当一个 WebSocket 连接因错误而关闭时触发 ,例如无法发送数据时 。
message:当通过 WebSocket 收到数据时触发 。
open:当一个 WebSocket 连接成功时触发 。 使用前端
const socket = new WebSocket(ws://localhost:8080); socket.addEventListener(open, function (event) { socket.send(成功连接服务器!); //向服务器发送数据 }); // Listen for messages socket.addEventListener(message, function (event) { console.log(获取服务器数据 , event.data); }); //当不需要再用 WebSocket 连接时调用 WebSocket close()方法 socket.close();后台
const WebSocket = require("ws"); const server = new WebSocket.Server({ port: 8080 }); server.on("connection", function(socket) { //建立连接 socket.on("message", function(data) { //获取客户端发来的数据 socket.send(data); }); });2.5 代理跨域:开启一个代理服务器实现数据转发
正向代理帮助客户端访问客户端无法访问服务器本身并将结果返回给客户端 。
反向代理从客户端获取请求并将请求转发给其他服务器 。
正向代理服务器帮助客户端做事 ,反向代理服务器帮助其他服务器做事
Nginx反向代理跨域:
配置nginx server { listen 80; server_name client.test; location /api { proxy_pass http://localhost:8080; } }Nodejs中间件代理跨域
:
用vue框架webpack.config.js配置 module.exports = { devServer: { historyApiFallback: true, proxy: [{ target: , // 代理跨域目标接口 changeOrigin: true, secure: false, // 当代理某些https服务报错时用 }] } }2.6 iframe系列
document.domain +iframe跨域
:两个页面都通过js强制设置document domain为基础主域 ,实现同域
locatin.hash + iframe跨域: a 与b跨域相互通信 ,通过中间页c来实现 ,三个页面 ,不同域之间利用iframe的location.hash传值 ,相同域之间直接js访问来通信 。
window. name + iframe跨域:通过iframe的src属性由外域转向本地域,跨域数据即由iframe的window.name从外域传递到本地域 。
详见:https://segmentfault.com/a/11900000223988753. 参考资料
MDN CORS
MDN window.postMessage
MDN WebSocket
Front end cross domain problems and Solutions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