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IT科技vue项目的启动命令(vue项目启动命令个人笔记)

vue项目的启动命令(vue项目启动命令个人笔记)

时间2025-09-19 17:33:56分类IT科技浏览8963
导读:一、前言 最近在看vue框架,发现启动命令逻辑比较复杂,在这里总结一波。...

一                   、前言

最近在看vue框架                   ,发现启动命令逻辑比较复杂                             ,在这里总结一波                   。

注意         ,下面的总结以本人的项目为例                   ,不同项目可能细节不同                             ,仅供参考                             。

二                             、启动命令详解

1.项目启动前         ,需要先装好nodejs          ,并用npm install安装好依赖         。

2.本人的项目中                             ,vue启动命令为:

npm run compile

其中                   ,npm run xxx会执行package.json中配置的命令          ,例如package.json中                             ,有:

"scripts": { "compile": "cross-env SERVER_ENV=test node build/dev-server.js", },

所以实际执行的会是cross-env SERVER_ENV=test node build/dev-server.js命令                   。

3.cross-env命令                   ,作用是实现跨平台配置环境变量,SERVER_ENV=test就是自己配置的一个环境变量                             ,后续js等文件会用到                             。

(就是windows和linux都可以用 cross-env key=value 来配置环境变量的意思)

4.node命令                             ,可以执行js文件,所以node build/dev-server.js实际执行的就是项目根目录/build/dev-server.js文件         。

(因为是在项目根目录执行的npm run compile命令                   ,所以build/dev-server.js就是从项目根目录开始的;其中dev-server.js是自己编写的一个js文件)

5.dev-server.js文件中                             ,有:

//这个会打印test         ,上面配置的环境变量 console.log("env1",process.env.SERVER_ENV) //这个会打印prod                   ,因为没有配置ENV1 console.log("env2",`"${process.env.SERVER_ENV1 || prod}"`) //这个会打印test                             ,上面配置的环境变量 console.log("env3",`"${process.env.SERVER_ENV || prod}"`) const config = require(../config) //这个打印内容 console.log("config",config)

这个的意思是         ,声明一个变量config          ,内容是当前js文件的         、上一个目录中的                   、config文件夹中的index.js文件          。(自己编写的index.js文件)

注意                             ,只读取文件夹下的index.js文件                   ,不读取其它js文件                             。

6.config/index.js文件中          ,有:

//这个是读取node_modules的path依赖                             ,解析路径用的(类似jar包)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这个是读取同级目录下的test.js文件 const testEnv = require(./test) module.exports = { test: { env: testEnv, port: 10001, assetsSubDirectory: static, assetsPublicPath: process.env.SERVER_ENV === test ? /sub-path-test/ : /sub-path/, proxyTable: { api: { filter: /sub-path-test/**, changeOrigin: true, target, onProxyReq(proxyReq) { proxyReq.setHeader( Cookie, `SESSION=6b7c231d-1133-40cf-c566-332f6dtxfa72` ) }, }, }, }, }

这个文件中                   ,因为有module.exports,所以第5步中可以require到                   。

这个文件中                             ,有个变量testEnv                             ,配置到了module.exports的json串中,它的值下面会写          。

7.config/test.js文件中                   ,有:

//这个也是node_modules里的依赖方法                             ,用来合并成json用 const merge = require(webpack-merge); //这个读取的是同级目录下的prod.js文件 const prodEnv = require(./prod); //这个把json合并了下         ,然后exports了 module.exports = merge(prodEnv, { TEST_ENV: "test_env", });

8.config/prod.js文件中                   ,有:

module.exports = { PROD_ENV: "prod_env", };

9.现在                             ,回到dev-server.js文件(第5步)         ,其中的config变量的内容为:

config { test: { env: { TEST_ENV: "test_env", PROD_ENV: "prod_env" }, port: 10001, assetsSubDirectory: static, assetsPublicPath: /sub-path-test/, proxyTable: { api: [Object] } } }

10.dev-server.js文件中          ,主要有以下代码:

//node_modules里的依赖                             ,框架方法 const express = require(express) //执行这个方法                   ,获得返回值 const app = express() //node_modules里的依赖          ,解析路径用 const path = require(path) //从config对象(json)里获取到子路径相关 //posix是一种平台兼容写法                             ,与join相同                   ,也是把路径拼接起来 //staticPath="/sub-path-test/static" const staticPath = path.posix.join( config.test.assetsPublicPath, config.test.assetsSubDirectory ) //配置虚拟子路径                             、以及静态资源目录 //意思是,访问/sub-path-test/static时                             ,访问的类似是当前目录(一般是dist目录)下的static文件夹中的内容 //例如                             ,,访问的就是static文件夹里的a.png app.use(staticPath, express.static(./static)) //启动项目                   ,设置启动后的端口                             ,10001 const port = config.test.port module.exports = app.listen(port, err => { if (err) { console.log(err) } })

这段代码的意思是         ,使用了express框架                   ,设置了一个虚拟访问路径与静态资源目录                             ,设置了一个项目启动端口                             。

例如         ,访问          ,访问的类似是static文件夹里的a.png

注意                             ,项目打包后                   ,在dist文件夹中         、会生成a.png; 不过          ,只启动项目的话                             ,并不会打包          、dist文件夹是空的                   ,不过也能访问到,是框架实现的                   。

11.dev-server.js文件中                             ,还用到了:

//node_modules依赖方法 const webpack = require(webpack) //自己配置的一个js文件 const webpackConfig = require(./webpack.dev.conf) //调用了下webpack方法 const compiler = webpack(webpackConfig) //获得了个变量devMiddleware const devMiddleware = require(webpack-dev-middleware)(compiler, { //总之                             ,这个的值也是 config.test.assetsPublicPath,就是"/sub-path-test/" publicPath: webpackConfig.output.publicPath, noInfo: false, quiet: false, stats: { colors: true, }, }) //给app设置了下 app.use(devMiddleware)

这段还没有全看明白                   ,总之就是设置了个publicPath                             ,也是/sub-path-test         ,感觉类似express.static那里。

实现的效果是                   ,当访问http://localhost:10001/sub-path-test/user/user-detail.html时                             ,访问的实际上类似是.../dist/user/user-detail.html                             。(是/user/user-detail/app.vue等文件最后生成的user.html文件         ,如果打包的话就能看到了                             。)

注意          ,只启动项目的话                             ,并不会打包                             、dist文件夹是空的                   ,不过也能访问到          ,是框架实现的。

12.可以根据环境变量不同                   、配置不同的虚拟访问路径(例如测试用sub-path-test          、生产用sub-path);

然后就可以在nginx中                             、根据某些变量不同                   、访问不同的路径、就是访问不同的环境(例如某些人的账号访问测试                             、某些人的账号访问准生产等                             ,用来自测);

然后可以在公共js方法中                   ,做一些判断,如果是测试url                             、或者如果环境变量是test、就在发送请求方法处增加setHeader(Cookie,asd-adf-ad-123-adf)等方法                             ,用来自测                   。

三                   、总结

1.上方的启动命令与相关文件                             ,是根据本人的项目总结的,仅供参考                   ,不同项目细节可能不同                             。

2.项目启动命令可以自己配置                             ,过程如上         ,需要熟悉node_modules中的一些依赖方法         。(本人新学                   ,好多都不熟悉                             ,无从入手         ,只能先看          ,总结一波自己理解的)

3.可以配置本地vue项目启动时                             、端口号与访问前缀路径;

需要注意的是                             ,项目打包部署到服务器上后又会有所区别                   ,服务器上主要是在nginx中配置访问端口与前缀路径的          ,而不是在vue项目中                   。

创心域SEO版权声明:以上内容作者已申请原创保护,未经允许不得转载,侵权必究!授权事宜、对本内容有异议或投诉,敬请联系网站管理员,我们将尽快回复您,谢谢合作!

展开全文READ MORE
char name在c语言中是什么意思(searchnavversion.exe – searchnavversion是什么进程 作用是什么)